签到

委托采购

结构式搜索

旺季不旺 水泥行业普遍错峰停产 这是怎么回事?

2023年06月12日 06:09 来源:网络

  近期,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劲,这也导致了与其深有关联的水泥市场进入“淡季”。

  据中国水泥网市场消息,这两天江苏部分主要厂家水泥价格下调幅度在10元/吨左右。目前报价在350元/吨左右,创近五年新低。上海、山东、广东等地报价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从冀东水泥、上峰水泥、铁塔集团等上市公司获悉,近期水泥市场下跌,部分公司透露了同比下降约15%。且主要由于行业协会的协调安排,上述企业均进行错峰生产,对产能利用率影响较大。

   房地产建设不足,水泥价格继续下跌

  近期,全国水泥价格继续震荡回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本轮水泥价格自3月底以来持续下跌400元/吨以上,迄今跌幅已超过12%。2023年1-4月,国内水泥均价为393.93元/吨,未能突破400元/吨,创近五年全国水泥均价新低。

  水泥行业的产量也处于较低水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单月水泥产量1.94亿吨,同比微增1.4%,产量创同期最低水平过去十年。

  近期全国水泥价格整体下滑较为明显,且持续下跌趋势较为明显。究其原因,与需求释放不足有关。水泥方面尚未形成利好消息。

旺季不旺 水泥行业普遍错峰停产

  年内水泥需求的明显释放可能要等到9、10月份。王琦表示,从房地产市场交易回暖到新开工建设高峰期,存在一个时间段。预计国庆前后水泥市场需求将得到释放。但整体来看,今年水泥需求并不太乐观,大概率会同比下降。未来,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开工、招投标和融资将是关注的焦点。

   全国普遍安排错峰生产,广东等地夏季停产过半

  受需求旺季不旺等因素影响,今年水泥行业在承受价格回落的情况下普遍实行错峰生产,以缓解供给压力,应对夏季用电高峰。

  1、冀东水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水泥市场存在需求低迷的问题,市场价格回落较为明显。公司产品价格同比下降约15%。受前期库存积累影响,水泥价格仍无力回升。公司生产线将实行错峰生产,主要在行业协会的安排下进行,防止恶性竞争,避免价格战。

  2、上峰水泥公司相关人士介绍,该公司在全国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其中华东地区受影响相对较小,但西南和西北地区今年错峰生产较多,且停窑时间较长。长,这也导致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不高。

  3、铁塔集团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房地产市场需求未达到预期,导致近期水泥价格小幅回落,今年水泥错峰生产跨度较大。更长。公司所在的广东地区,具体要求是5-8月,每个月停产15天左右。

  业内人士称,总体而言,春秋两季房地产行业开工率较高,夏季高温多雨不适合房地产行业开工,水泥需求量大相应地减弱了。对于水泥行业,夏季错峰生产可以降低电耗;同时,通过减产、降低企业库存,可以在淡季保持价格稳定。

  但近期房地产新开工项目相对较少,新基建项目进度也有所放缓。“推测一季度可能资金运用较多,二季度出现缺口,导致二季度水泥总需求较一季度有所下降。”该人士进一步表示,这也超出了部分企业的预期。导致二季度错窑停窑天数持续增加。

  从库存来看,随着水泥需求的持续回暖和企业错峰生产的严格执行,水泥库存环比有所下降,但目前库存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也凸显了必要性。的错误峰。

  据中国水泥协会监测,一季度水泥库容率为67%,比2022年同期高出4个百分点。4月中旬,全国水泥库存达到同期最高点近五年时间,存储容量占比接近70%。

   企业希望降本增效应对盈利压力

  每年夏季错峰生产时间为3540天,对于降低综合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从水泥能耗来看,每吨P.O42.5散装水泥的能耗约为8090千瓦时,属于高耗能行业。当前,水泥需求下行趋势突出,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利润压缩成为常态。提高能源效率成为水泥企业提升综合实力的关键。

  从多数水泥企业的表述来看,降低成本、拓宽盈利渠道是今年的工作重点。

  上峰水泥在机构调研中表示,今年工作将围绕降本增效、高效运营和低碳降耗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稳步应对市场低迷周期。

  宁夏建材也在调查中表示,一季度,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下降,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公司将继续坚持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成本。

  生产高附加值特种水泥产品是水泥企业摆脱市场红海的又一出路途径。

  金隅集团旗下水泥厂积极研发高端定制专用水泥以及骨料产品,布局区域市场。公司称,其特种油井水泥市场运作成熟,成功入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一级供应商,市场售价较普通硅酸盐水泥高100元/吨以上。

  海螺水泥等企业也有多种专用水泥布局,公司还积极开展低碳产品研发,已有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等四个产品取得绿色低碳产品认证。

  Wind数据显示,受需求走弱、价格下滑影响,A股市场水泥板块(按行业分类)17家上市公司中,有12家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转载已尽量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如本站无意间侵犯了原作者或原网站的相关权利,请尽快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 试剂咨询
  • 原料咨询
  • 我要销售
  • 我要采购

免费注册

  • 联系客服

    客服电话

    400-8558965-803

    在线客服

    工作日: 9:00-17:30
  • 购物车

  • 我要询盘

  • 个人中心

  • 手机端

    关注公众号

    APP下载

  • 我要反馈

  • 返回
    顶部